核心内容:应急管理部和各地安监部门持续加强对重大危险源(液碱大型储罐通常属于三级或四级重大危险源)的专项检查。检查重点包括:储罐防腐状况、安全附件(呼吸阀、液位计、压力表)校验、防泄漏措施(围堰、应急池)完整性、人员培训演练记录等。
行业影响:
迫使企业投资更换老旧的玻璃钢储罐或碳钢衬胶储罐,采用更耐腐蚀、寿命更长的新型复合材料储罐。
自动化监测系统成为标配。企业需加装和完善高精度液位、温度、浓度在线监测仪表,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地方应急管理平台,实现24小时政府远程监控。
核心内容: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液碱储存的智能化管理是当前的建设热点。
最新应用:
无人机巡检:大型化工园区开始采用无人机定期自动巡航,搭载热成像和可见光摄像头,检查储罐外观、法兰盘有无泄漏迹象,提高巡检效率和安全性。
数字孪生系统:为液碱储罐建立虚拟模型,实时映射压力、温度、液位等数据,并利用AI算法预测风险、优化调度,实现 predictive maintenance(预测性维护)。
智能阀门与联锁:出现泄漏时,系统可自动关闭相关阀门、启动应急泵,将物料转移至安全储罐,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影响。
核心内容:为响应“双碳”目标,液碱的储存与利用正被纳入更广泛的循环经济体系中进行考量。
实践案例:
余热回收:部分企业探索回收液碱稀释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,用于办公区供暖或其它工艺环节,降低整体能耗。
“以渣定产”:对于使用液碱进行废水处理或烟气脱硫的企业,其液碱的储存和消耗计划需与产生的废渣(如白泥、脱硫石膏)的资源化利用能力相匹配,避免造成新的固废污染。
核心内容: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带来了新的需求。液碱是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(如三元前驱体)的关键辅料,其品质稳定性要求极高。
行业影响:
这类高端应用要求液碱储存过程中必须严格防止金属离子(如Fe、Cu)污染。因此,储罐材质从传统的碳钢衬胶更多转向纯聚乙烯(PE)、不锈钢316L 或增强塑料等更高规格的材料。
储存环境要求更高,需要更严格的温控和密封措施,确保浓度和纯度稳定。
《安全生产月期间,多地开展危化品储罐专项排查整治》
内容:报道某省对液碱等危化品储罐的集中检查情况,曝光一批安全隐患,督促企业整改。
《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提速,液碱储罐率先实现“一罐一档”数字化管理》
内容:介绍某化工园区利用物联网、5G技术对液碱等危化品储罐进行智能化升级的案例。
《响应“双碳”目标,XX集团实现液碱储运全过程热能回收》
内容:报道一家企业在液碱储存和使用环节的节能降碳创新实践。
《高端锂电材料需求增长,推动高纯液碱储存技术升级》
内容:分析新能源产业如何倒逼上游基础化工原料(如液碱)在储存标准和材质上的提升。
液碱储存的新闻焦点已从单纯的“储存在哪里”转变为 “如何更安全、更智能、更环保地储存”。
未来的趋势将是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结合:智能系统确保安全,循环理念降低能耗和物耗。
对于相关企业而言,加大在智能监测、先进材料和循环利用上的投入,已不再是“可选项”,而是满足法规要求、保障生产安全、降低运营成本的必选项。
要获取最实时的地方性新闻,建议关注各地应急管理局官网、化工行业权威媒体(如中国化工报、流程工业)的报道。